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患者在出现眼干症状后往往会自我诊断为患上干眼症,然而这种判断并不准确。眼干只是一种症状,其病因有多种,而干眼症则是一种慢性综合征。并非所有眼睛干涩的情况都是干眼症,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眼睛干涩的原因
1. 由于高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引起泪液质量下降。
2. 服用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对泪膜产生有影响,如服用扑尔敏对泪膜产生有害作用,服用心得安和目前某些避孕药能减少泪液产生。
3. 环境,如所处房间干燥等,引起泪液的蒸发增加。
4. 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读书及其他精细作业,瞬目次数减少。
5. 由于隐形眼镜,过敏性结膜炎,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泪液减少,质量下降。
6. 长期使用抗菌素,菌群失调。
眼睛干涩怎么办?
1、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部
当眼睛感到干涩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用手轻轻触摸眼部,以减轻干痒不适。然而,这种做法通常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尽管可以暂时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但同时用手接触眼部也会带入大量细菌,从而导致眼部炎症,如角膜炎等。
2、选对眼药水
应使用专门用来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对眼睛进行湿润,但眼药水因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所以针对的症状也各有差别,选择不可盲目。
3、预防为主
避免眼睛干涩同样可以做到预防,比如重视眼部卫生,保持一定距离眼睛与电脑或书本(具体距离取决于电脑屏幕或书本尺寸)。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应该尽量在办公或上网时戴上框架眼镜,以维持眼部湿润。此外,研究表明,经常做完全眨眼的动作有助于眼球保持湿润。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质的水果或食物,有助于促进皮脂腺正常分泌。
4、积极治疗眼疾
应积极治疗眼球表面的疾病。砂眼、慢性结膜炎或眼睑炎容易让眼睛结膜形成结疤,破坏角膜上皮细胞,也会破坏分泌泪液的细胞,而形成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是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眼红、痕痒或感到痛楚等。若眼干时间较短,经护理后获得改善的,并不算干眼症。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空气污染加重及抗生素眼液的滥用,干眼症的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增加。
干眼症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从而使泪膜稳定性下降,伴随着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一系列疾病。另有名为角结膜干燥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易疲劳、眼痒、异物感、痛热感、黏稠分泌物、风敏感、光敏感、外界刺激敏感;有时眼睛过于干燥,基础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出现反射性泪液分泌,导致频繁流泪;严重情况下,眼睛可能出现红肿、充血、角膜角化、角膜上皮破损并有丝状物附着,这种损伤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角膜病变,并对视力造成影响。
因此,在干眼症早期阶段,应当寻求经验丰富的专业眼科医生进行全面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进行确诊。一旦获得确诊结果,切勿自行处理,而是应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抗炎和免疫治疗,以预防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干眼症如何治疗?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行眼睑的重建:
(1)消除诱因 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诱因;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应注意清洁眼睑、应用抗生素等。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 应用自体血清或人工泪液,严重患者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3)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可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4)其他 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参与的类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手术治疗等。
现代人常见的眼睛干涩的原因是用眼疲劳,只要适当注意调节,就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如果是眼睛疾病引起的眼睛干涩,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病情的恶化。
小贴士:看完文章对近视手术还有疑惑?点击【在线咨询】 与专属顾问一对一沟通解答你包括收费、效果对比、医生对比、医院排行对比等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