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媛,担任副院长,拥有眼科学博士学位,并在眼科学及神经科学领域完成了留美博士后研究,现为主丨任医师、教丨授及研究生导师。她于2002年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顺利毕业;同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学专業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5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她考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葛坚院长,专注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终于2009年6月取得博士学位。自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她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担任眼科与神经科学的博士后,研究视膜视神经损伤的机制及其保护方法。2009年8月,她受聘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任院长助理及眼科主丨任。她还担任教研室主丨任,并兼任陕西省防盲专業委员会主丨任委员、陕西省防盲办公室副主丨任、华夏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委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华夏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我国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华夏恢复医学会视觉恢复专業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眼科学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妇女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病专業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专業委员会专科顾问、陕西省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以及我国眼科医学会和美国眼科学会会员。她是陕西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眼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负责陕西省高等学校眼科学精品课程和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青光眼临床研究方向,亦是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的负责人。
荣获陕西省科技新星、三秦人才、陕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医卫美医院管理者及首届医师节陕西省不错医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担任SCI眼科期刊InvestOphthalmolVisSci(IOVS)与MolecularVision(MolVis)等杂志的审稿人。参与很多国家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及江西省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负责主持很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基金3项、省教育厅基金3项、省卫生厅基金1项、西安市科技局基金1项,以及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级科学基金1项、校级教改及思政课题3项。
从事眼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多年,临床方面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各类青光眼的治疗。目前主要的科研研究方向集中于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理、视膜神经再生与保护、表观遗传学研究等领域,研究具体涉及:
1.PEDF对视膜色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2.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视神经保护,在该方面有系列研究。
3.突变myocilin蛋白对于细胞内质应激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等。
4.视膜神经节细胞与RPE细胞损伤机制研究,并通过体外多种细胞因子、中草药及外周神经移植进行视膜神经节再生细胞和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保护研究。
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50篇,其中包括眼科学领域影响因子高的专業期刊《InvestOphthalmolVisSci》中的20篇SCI收录论文,以及美国医学生教材《retinadegeneration》中的1篇章节。在青光眼研究方面,连续取得了一系列和很多全国性、省部级的科研成就:荣获2019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2007年和2015年我国医学会眼科学会不错论文奖、2008年美国眼科学会不错论文奖及2009年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不错论文奖;此外,还获得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10年度很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不错学术论文三等奖。2013年和2018年西安医学院“天士力控股集团不错奖教金”也被授予。
指导博士后研究2人(美国),指导博士生及硕士生研究21人(华夏:博士8人;硕士13人),指导访问学者及实验室技术员2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眼科与神经科学)。
时段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上午 | |||||||
下午 | 普 | ||||||
夜间门诊 |
1、陕西省纺织医院的预约时间更新为晚上21:00;何媛医生的取号地点为陕西省纺织医院的挂号窗口;
2、所有预约成功的用户须持就诊人的身份证原件到达陕西省纺织医院取号进行就诊,如果预约的用户与身份证姓名不相符,将不能正常取号;若儿童没有身份证的,可以携带出生证明;
3、请所有预约的用户必须提前半小时到达陕西省纺织医院挂号处进行取号;
4、身体科不接受14岁(含14岁)以下的儿童进行预约。
电话:如电话显示不全,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东郊纺织城纺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