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眼科疾病诊疗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让更多中国人享受眼健康,提升三四线城市及县级医院眼科诊疗水平,使我国眼科事业均衡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发起了“引领计划—中国眼底疾病临床规范诊疗与新进展”项目(以下简称“引领计划 · 眼底病”项目)。该项目旨在搭建眼科领域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眼科医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眼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全力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1日,“领航计划·眼底病”项目启动了“眼底专家对话”会议在线上成功举行。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培泉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建桥教授主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温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吕骄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原公强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李君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专家致辞
在会议开始时,赵明教授发表了开场致辞,强调眼睛健康对于个人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次会议邀请了眼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非常新的研究进展,共同制定眼病防治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王建国教授表示,本次学术会议将重点关注眼底疾病的诊疗,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共同努力提升我国眼底疾病诊疗的实践水平,为促进眼睛健康的发展贡献力量。
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新选择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专家温莹教授近日分享了关于《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新选择》的见解。温教授指出,我国患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患者约有1200万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约有381万人,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约有740万人。这些眼底血管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抗VEGF治疗已成为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DME治疗标准方案,但单纯的抗VEGF治疗已经遇到了瓶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即使提高至四倍浓度的抗VEGF治疗,仍然难以获得更好的视网膜积血消除效果。对于患有AMD、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等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玻璃体中血管生成素-2(Ang-2)浓度明显升高,而且浓度越高,疾病越严重。
讨论环节
在讨论环节,一位眼科专家和另一位眼科专家探讨了如何更好的满足POVCH患者的临床需求,另一位眼科专家认为在玻璃体切割术前3-5天进行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相较于玻璃体切割术中或术后注射,效果更优。另一位眼科专家表示,何时注射抗VEGF需根据患者病情,玻璃体腔VEGF浓度越高,患者新生血管的发生率越高,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新生血管发生率也越高,VEGF可作为新生血管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有些新生血管膜无活动性,或血管闭塞的患者不适合注射抗VEGF药物。
手术后根据新生血管活性决定是否追加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此外, 视網膜光凝术(PRP)务必实现全面覆盖,以预防虹膜红变的发生。赵培泉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OVCH)患者,认为是由于VEGF浓度高、灌注液中肾上腺素等原因导致再出血,除了抗VEGF注药外,在散瞳完全的情况下,可考虑灌注液中不加肾上腺素。李建桥教授询问如何该判断PRP的多少,赵培泉教授表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出血范围决定。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