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目录:
报告来源:微信公众号(估股)一、公司业务分析1、概述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位于长沙,是华夏眼科医疗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三个方面:视光服务(包括验光和配镜),视力改善服务(利用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等技术矫正),以及眼科手术治疗(针对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截至2024年,公司的年收入达到了150亿元,年利润为23亿元;在国内,爱尔眼科拥有174家眼科医院和118家眼科门诊。尽管市场上存在多家与其商业模式相似的眼科连锁医院,并且部分已在A股或港股上市,但它们的规模均无法与爱尔眼科相提并论。
主营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性质更加偏向于消费者服务、而非医疗服务。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眼科手术业务占比正在逐渐减少,而视光服务的占比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视力改善手术的占比则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患者而言,眼科手术通常选择公办医院进行,民营医院在此领域的竞争力并不明显,因此导致了眼科手术业务占比的下滑,同时该业务的毛利率也低于其他两项业务。视光服务相对较为稳定,通常客户会先进行检查,然后再进行治疗。视光服务可以看作是初步检查,如果眼睛问题不重,患者可能会选择配戴眼镜(包括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或开一些药物(如滴眼液等);而若眼睛问题较为重,则可能需要进行视力改善手术或眼科治疗手术。
注:在病患心中,公办医院才是真正治病的地方。普通公办医院能满足病患对价格的诉求,有名公办医院能满足病患对疗效的诉求。另外,眼科疾病可以健保报销,在健保控费大背景下,而医生人工成本攀升,眼科治疗手术的利润率相对其他业务更低。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视力矫正手术。自1995年美国FDA批准眼科激光手术(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亦称屈光手术)以来,FDA陆续放行了多项技术,包括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波前引导激光技术以及IR虹膜定位技术(该技术通过虹膜定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系统,实现了手术前后数据的高度一致,显著提升了手术的更准度),此外,飞秒激光技术的引入(自2006年起,标志着无刀手术的开始)也为行业带来了变革。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屈光手术数量也在快速上升。
注:一般青少年眼部发育未完全、屈光率不稳定,基本上是选择佩戴眼镜(如欧普康视的角膜塑形镜属于眼镜的消费升级),进入成年后才会开始考虑屈光手术。
2、商业模式及业务发展情况产能布局——“PE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医院管理层”合作企业(公司创新):该模式的具体阐述: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LP)通常出资10-20%,其余资金主要由普通合伙人(GP,通常为PE投资机构)提供,同时也会给予被投资眼科医院的在职管理层一定比例的股权激励(这部分股权同样以LP的名义存在)。通过这种策略,公司能够利用更大的资本杠杆收购其他眼科医院,从而推动自身的产能扩展。此外,PE投资机构会在行业内寻找具有潜力的眼科医院进行并购,同时绑定被收购医院的管理层,以确保他们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快速推动被收购医院实现盈利。公司将为被并购医院提供管理和支持,待医院实现盈利后再注入公司。
该公司的策略能够快速提升有效产能。这是为何呢?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公办医院通常设有多个科室,而民营眼科医院则专注于眼科领域)的顺利运营,离不开相关设备的采购,而这些设备的成本往往相当高昂。为了保持眼科医院的正常净利润率(例如10%),眼科专科医院通常需要在人口密度较高、受众规模足够大的区域进行设立。
基于当前设备的费用以及潜在的客户群体,只有在3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才可能具备设立眼科专科医院的条件。我国这样的特大城市数量仅略超过100个。在这些大城市中,通常已经存在一些眼科专科(民营)医院,这些医院与当地各个部门,甚至公办医院之间,往往建立了既定的利益关系。要打破这些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与其在已有专科医院的地区新建医院进行竞争,不如考虑收购现有医院。通过收购,可以有效化解利益冲突,并能够更快地实现效益。
该公司的做法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作为眼科医院领域中首批上市的企业,能够通过并购方式将新医院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PE投资机构的项目退出,这使得其具备了项目退出的显著优势。然而,根据公司信息披露,针对这些并购医院项目,公司并未提供业绩承诺质量或兜底确保。其次,在管理及建设方面,公司同样具备明显的优势(具体可参考后文关于公司竞争优势的分析),这将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吸引客户。此外,在人才培养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公司拥有规模上的优势,这些因素都将有助于被收购医院在3至5年内实现盈利转变。
然而,这种方法所能实现的结果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公司近期表示,未来将更加依赖于新建和扩建,而非并购。此外,这种方式的风险也逐渐显现。从2014年到2024年,公司参与了13次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其中已有两支完成了并购退出),累计出资达到21亿元,而并购基金的募集总额高达219亿元。同时,公司财报中显示,商誉已超过40亿,未来需要对这一方面的经营风险进行持续关注。
……